不公平的奧斯卡:被低估的電影! - OkiPok

不公平的奧斯卡:被低估的電影!

廣告

幾十年來,奧斯卡已成為電影界最負盛名的獎項。然而,奧斯卡的評選並不總是反映大眾的共識,甚至並不總是對優秀電影作品和人才給予應有的認可。

120226633127290224

許多傑出的電影、導演和演員在關鍵時刻被不公平地排除在外或被忽視。 🎬

廣告

這是一個引發影迷和影評人熱議的話題:哪些佳作被低估或忽略了?

為什麼某些備受讚譽的電影被徹底忽略?哪些有爭議的學院決定至今仍引起強烈迴響?

廣告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奧斯卡歷史上具有像徵意義的案例,並對獎項標準提出質疑。

準備好重溫那些贏得觀眾喜愛卻未能捧回金像獎的影片吧,並探索一些最具爭議性決定背後的有趣細節。畢竟,最優秀的人並不總是能獲得桂冠,而這些「不公」仍在娛樂圈引發激烈的爭論。 🍿

120226633127290224

最大的冷落:奧斯卡決定不再向經典電影敞開大門

啊,奧斯卡!那盛大的頒獎典禮,明星們紛紛炫耀著他們最精緻的服裝,而我們則在猜測獲獎感言中會是催人淚下還是冷笑話不斷。然而,在光鮮亮麗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黑暗的世界,充滿那些被不公平地冷落的電影。奧斯卡學院究竟為何對那些經典電影如此不公不義?是他們冷酷無情嗎?是他們投票時忘了戴眼鏡嗎? 🤔

《低俗小說》案例與對塔倫提諾風格的抵制

想像一下:現在是 1995 年,你剛剛看了 《低俗小說》 並堅信昆汀·塔倫提諾應該捧回一座金像獎。這部電影徹底改變了電影敘事,引入了成為迷因的對話(甚至在迷因出現之前),並將《皇家起司》變成了一個全球概念。但結果如何?它輸給了《阿甘正傳》。

別誤會,我超愛《阿甘正傳》。誰不喜歡一個男人在路上追著GPS跑的精彩故事呢? 🏃‍♂️不過,我跟你說,《低俗小說》是那種重新定義電影的電影。這就像拿一部全新的iPhone和實體諾基亞手機比較:兩者都很棒,但其中一部顯然更具創新性。

  • 不公義: 《低俗小說》輸給了《阿甘正傳》,無緣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 革命: 這部電影普及了非線性敘事。
  • 文化影響: 直到今天,它仍然是電影課程的參考資料。

如果你覺得還不錯,你可能需要再看一次。然後再看一遍,因為塔倫提諾就是這麼東西:看得越多,越精彩。

當《閃靈》嚇壞所有人,包括學院

1980 年,史丹利庫柏力克 (Stanley Kubrick) 發布了 《閃靈》這部電影讓我們重新思考在雪地裡偏僻飯店度假的感受。傑克·尼科爾森的表演如此精彩,以至於直到今天,如果有人在門邊喊一聲“約翰尼來了!”,我們都會不寒而栗。奧斯卡又做了什麼?假裝它無關緊要。沒有最佳影片提名。沒有最佳男主角提名。沒有一點鼓勵。什麼都沒有。

《閃靈》為何被忽略?

我的想法是:奧斯卡評審看完電影後,可能得開燈睡覺了。這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在當時,恐怖片被視為劇情片的尷尬表親,你只會因為媽媽的指示才邀請它參加派對。如今,《閃靈》當然被認為是傑作。但在當時?連一句「謝謝你嚇到我了」都沒有,庫伯力克。真是個大錯特錯!

  • 總缺席: 沒有奧斯卡提名。
  • 絕對經典: 這部電影至今仍是心理恐怖片的參考。
  • 難忘: 有人喜歡「Redrum」嗎? 🪓

我只知道,如果我是庫伯力克,我就會向學院發出一個不那麼微妙的訊息……也許是用斧頭砍的東西。

當《美麗人生》哭了,奧斯卡尷尬地笑了

如果你設法觀看 “生活是美好的” 一滴淚都沒掉,恭喜你,你是機器人。這部電影令人心碎,卻又以一種優美詩意的方式,讓你在公車上潸然淚下,卻又無所顧忌。羅伯托·貝尼尼創作了一部融合了幽默、戲劇和希望的作品,背景設定在二戰的恐怖之中。

奧斯卡為何沒有充分承認?

1999年,《美麗人生》獲得最佳影片提名,但敗給了《莎翁情史》。沒錯,你沒看錯。一部講述劇作家及其虛構愛情故事的電影,最終戰勝了一部講述大屠殺期間愛情與犧牲的故事。我無意批評莎士比亞,但他真的需要那座奧斯卡獎嗎?我覺得他已經獲得了足夠的認可,你懂的。

  • 部分勝利: 羅伯托貝尼尼 (Roberto Benigni) 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公平地說,去吧)。
  • 意外的失敗: 失去了最佳影片獎。
  • 文化影響: 至今,它仍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外國電影之一。

貝尼尼至少在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爬上了椅子。這比我做的要多,因為我肯定會躲在桌子底下哭。

大騙局:《黑闇騎士》與對流行電影的蔑視

120226633127290224

是鳥嗎?是飛機嗎?不,奧斯卡又一次無視了超級英雄電影。 2009年, 《黑闇騎士》 這部電影將這一類型電影變成了連藝術評論家都覺得值得尊敬的作品。克里斯多福諾蘭奉獻了一部充滿動作、緊張感的電影,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更是令人毛骨悚然。但結果如何?他們卻在最佳影片獎中落敗了。

學術界為何迴避流行音樂?

奧斯卡一直以來都對那些吸引觀眾的電影嗤之以鼻。他們彷彿在說:「如果觀眾喜歡,那就不是真正的電影。」 但《黑闇騎士》打破了壁壘,證明了一部賣座大片也能像一部預算只有三杯咖啡的獨立劇情片一樣意義深遠。

  • 適應症: 他獲得了多項技術類別的提名,並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獎(當然是希斯萊傑)。
  • 不公義: 它甚至沒有獲得最佳影片提名。
  • 革命: 由於壓力太大,學院在第二年擴大了最佳影片提名的數量。

如果由我決定,《黑闇騎士》單憑「何必這麼認真?」這句台詞就能拿奧斯卡了。這樣也公平吧? 😏

《ET》-本應獲得奧斯卡獎卻被綁架的外星人

120226633127290224

1983 年,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發布了 “ET——外星人”這個故事讓孩子和大人們在電影院裡仰望星空,等待友好的外星人降臨,不禁落淚。這成為了一場文化現象,如同坐雲霄飛車般,讓人的情緒起伏。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他們又做了什麼?他們把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頒給了《甘地》。

甘地與外星人:世紀之戰

聽著,我不會否定《甘地》。這是一部精彩絕倫、鼓舞人心的電影,主演是班金斯利,演技堪稱完美。但《ET外星人》帶來了一些很少電影能做到的東西:純粹、真誠的情感。更不用說它還幫助全球銷售自行車和手機。 🚲📞

  • 適應症: 該片共獲得 9 項提名,但僅獲獎於技術類別。
  • 影響: 它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 健忘: 輸給了《甘地》,無緣最佳影片獎。

如果奧斯卡真有良心,《ET外星人》肯定贏。但他們似乎對歷史片更感興趣,而不是那些讓你想抱抱毛絨玩具的電影。 🤷‍♂️

結論

縱觀奧斯卡獎的歷史,一些頗具爭議的裁決給世界各地的影迷和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那些徹底改變第七藝術的傑作、標誌性的表演和富有遠見的導演,並不總是能獲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應有的認可。這促使我們反思奧斯卡的評選標準,以及可能影響這些裁決的外部因素,例如政治因素、受歡迎程度,甚至是激進的行銷活動。 🤔

雖然奧斯卡的聲望毋庸置疑,但我們必須牢記,一部電影的價值並非僅限於一個獎項。許多未能贏得小金人的影片,在觀眾心中佔據著特殊的位置,成為真正的永恆經典。 ❤️ 這些「不公平」也或許可以成為一種邀請,讓我們重新審視這些被低估的作品,重新評估它們的價值,並認識到它們的文化影響力。

所以,與其只是哀嘆學院的評選,不如趁此機會拓展我們的電影庫? 🌟 畢竟,電影的真正力量在於它能夠感動人心、引發反思、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無論奧斯卡獎是否懸而未決。 🎬